中国正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盟,以应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贸易战。周二在北京的一场活动中,中国与拉丁美洲领导人展示了团结一致的姿态。
中国领导人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定位为一个可靠的贸易和发展伙伴,与特朗普加征关税及其他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形成鲜明对比。
周一,中美双方宣布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周末会谈后,在关税问题上取得突破。双方同意在未来90天内减少高额关税,为进一步谈判创造空间。
在采取措施缓解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愿意与拉丁美洲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纯粹政治和集团对抗的暗流涌动,以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汹涌浪潮”。
习近平强调,“关税战或贸易战没有赢家。”这一表述经常被中国用来回应特朗普的政策。他是在中国-拉共体论坛(CELAC)上发表上述讲话的。该论坛是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国家的合作机制,成立于2015年。
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的总统等地区官员出席了此次会议。习近平提出了五项倡议,涵盖政治对话、经济发展、文化和学术交流以及全球安全,旨在加强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联系。
他承诺增加从该地区的进口,并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在当地的投资。同时,习近平宣布了一项新的660亿元人民币(约合92亿美元)的信贷额度,用于支持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融资需求。
中国还计划在清洁能源、5G通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全球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
拉丁美洲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与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快速增长,去年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大豆、牛肉等农产品以及原油、铁矿石和关键矿产等能源资源的进口增加。
通过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包括5G网络的建设以及港口和水电站的开发。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周一宣布,哥伦比亚将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表明尽管近期一些中国项目在拉丁美洲遇到困难,该倡议仍然受到信任。
今年2月,巴拿马在美国的压力下成为首个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拉丁美洲国家。本月早些时候,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和不锈钢生产商青山宣布,由于锂价下跌,放弃在智利建设锂电池阴极工厂的计划。
此外,中国计划未来三年每年邀请300名拉丁美洲政党成员访问中国,并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交流机会。
习近平还宣布,五个拉丁美洲国家将获得免签待遇,未来还将有更多国家加入。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国家将享受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