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一些最大的银行正在探索组建一个联合体,共同发行一种稳定币,以应对来自加密货币领域日益增长的竞争。
据报道,这些讨论涉及由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共同拥有的公司。关键参与者包括点对点支付应用Zelle的运营商Early Warning Services,以及运行实时支付网络的The Clearing House。
消息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这些谈判仍处于早期的概念阶段,未来可能会根据监管发展的情况而调整,特别是围绕稳定币的相关立法。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如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因其能够快速且低成本地转移数字资产而被广泛使用。稳定币通常由现金或等价物(如美国国债)作为储备支持,在加密市场中充当数字美元的角色。
据报道,这些银行巨头正在评估是否可以通过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来实现更快的支付,例如目前通过传统系统需要数天完成的跨境交易。
讨论中的一种模式是允许非成员银行使用这种稳定币,从而创建一个更广泛的生态系统。然而,一些地区性和社区银行也在考虑组建一个单独的联合体,但由于规模和监管负担,这样的举措可能更具挑战性。
特朗普政府推动加密货币主流化
这些讨论正值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将自己定位为“加密货币总统”之际,他提倡加密货币的主流化,并推动其在增强银行系统和巩固美元主导地位方面的作用。
银行越来越担心,稳定币——尤其是被大型科技公司或主要零售商采用后——可能会从传统机构中分流存款和交易。
在两年前对数字资产进行监管打击后,传统金融行业现在试图迎头赶上。
上个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几家加密货币公司正准备申请银行执照或牌照,这得益于一项新法案——《稳定币统一标准保障法案》,该法案旨在为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发行稳定币设立框架。
美国参议院最近通过了该法案的一个程序性步骤。根据保罗·黑斯廷斯律师事务所的一份备忘录,最新版本包括对非金融上市公司发行稳定币的限制,但并未完全禁止,这也是银行游说者所推动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