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持续的关税战中谁占上风?
华人世界
9分钟阅读
中美持续的关税战中谁占上风?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报复性关税加剧了人们对灾难性经济分歧的担忧,专家们警告说,这将导致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和全球经济萎缩。
China has raised tariffs on US imports to 125%, warning it could choke off American access to its market, hours after the White House clarified its own tariffs on China now total 145%. / Reuters Archive
2025年4月13日

华盛顿特区 —

埃拉斯穆斯·K·克尔斯廷 (Erasmus K. Kersting) 清楚地说明了经济战争是如何开始的: 经济战争与真正的战争一样,往往难以善终。

克尔斯廷是著名经济学家,维拉诺瓦大学经济系主任,他的讲话带着一种自特朗普时代首次征收关税以来一直研究贸易曲线的平静。如今,克尔斯廷目睹历史更加惨烈地重演。

“目前来看,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克尔斯廷在接受TRT 环球(TRT World )采访时表示。

“美国消费者将面临价格上涨,而企业则会失去海外需求。这已经是一场贸易战了——关税同时打击了市场的两端。而无论如何,美国消费者都是输家。”

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暂停了大部分关税,为期90天——但对中国的关税除外。在中国问题这方面,他同样毫不退让。

面对中国84%的报复性关税,华盛顿将关税提高到惊人的125%,随后又追加了20%的惩罚性关税。总计达到创纪录的145%的关税。

中国迅速反击,将对美国产品的关税提高到125%。结果是:市场震荡,供应链停滞,两大超级大国陷入对峙。

克尔斯廷补充道:“一些商品可能会变得更贵,另一些可能会完全消失。而虽然中国消费者也会感受到一些痛苦,但中国经济并不像美国那样以消费为驱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

冷战式贸易战升温

纽约的宏观经济学家莎拉·克莱因则很客观的分析局势说: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玩具——这些构成了美国消费的核心,而其中高达85%的产品来自中国,”她告诉TRT环球。

她还谈到: “145%的关税意味着一部售价1000美元的iPhone可能会涨到1400美元。而这还不包括对其他商品征收的10%基础关税。”

预计价格将大幅上涨。通胀率曾一度降至3%以下,但预计到年底将飙升至4.4%。摩根大通警告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高达60%。

而这仅仅是消费者方面

在美国腹地,对华大豆出口已下降了25%,而这曾经是高达140亿美元的贸易动脉。农业科技公司(生产农机、精准农业技术或种子和化肥等投入品的企业)对华销售可能会“受到显著影响”。

即使是那些本应受益的行业,比如钢铁和铝,也感受到了压力。汽车和机械企业的投入成本上涨了15%。

“一只手给予,另一只手夺走,”克莱因说道。

中国的形势同样严峻。富士康可能面临收入损失,广东的工厂可能不得不裁员。

赢家、输家与新的贸易版图

但在每场危机中,总有人找到机会。

越南对美出口激增,自2020年以来增长了50%。墨西哥现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正在扩大汽车生产。印度正崭露头角,成为主要的电子产品生产中心,苹果计划将15%的iPhone生产转移到印度。

“总体而言,那些生产美国曾经出口到中国商品的国家将从中受益,”克尔斯廷表示。

“上一次,巴西在农业方面占据了领先地位。这一次,中国正积极拉拢欧洲——试图通过与欧盟的贸易来减轻美国的打击。”

“这是中等强国的反击,”克莱因补充道。

她说:“那些保持中立的国家——越南、墨西哥、印度——可能会从这场混乱中获益。”

然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场贸易战就像一把双刃剑,夹在两端之间。欧盟在与美国9000亿美元的贸易和与中国9000亿美元的贸易之间左右为难。依赖中国零部件的德国汽车制造商正面临成本上涨。

台湾的半导体出口同时受到美国关税和中国稀土限制的压力。即使是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样的盟友,也陷入了华盛顿和北京的双重压力之中。

“短期内,商品会变得更加昂贵,”克尔斯廷表示。“供应链已经建立,无法在一夜之间改变。”

长远来看:裂痕与预测

短期内,电子产品价格可能会率先上涨。从亚洲的空运费率已经上涨了20%。

但经济学家最担心的是长期的变化。

“从长远来看,关税较低的国家将更具吸引力,因此像苹果和耐克这样的公司将尝试从印度或越南等国家采购商品和中间产品,只要这些国家能够避免关税。”

当前的供应链——复杂、脆弱,且耗时多年建立——正处于动荡之中。

苹果计划到2028年将25%的iPhone生产转移到印度和越南。特斯拉正在转向墨西哥。芯片制造商正在向中国以外的新设施投资600亿美元。

这些转变的代价是冗余、效率降低,以及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

“这可能意味着廉价商品时代的终结,”克莱因表示。“而且很可能,尽管尚未确定,这也意味着我们所熟知的全球一体化经济的终结。”

信任缺口

或许最具毁灭性的因素并非经济,而是心理。

“随着政策的宣布、修改、再宣布,信任缺口正在扩大,”克尔斯廷表示。

而信任一旦丧失,需要数年才能恢复。

目前,双方似乎都准备进一步固守阵地。北京指责华盛顿进行经济“霸凌”。而特朗普则表示,这些关税“只是个开始”,并期待与北京的潜在贸易谈判能带来积极成果。

在喧嚣背后,基本因素正在慢慢改变。

冷战后秩序的两大支柱——美国和中国正在渐行渐远。而这种裂痕不仅是战略性的,也是经济性的、个人性的、结构性的。

正如克尔斯廷所言,“中美脱钩将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对消费者和全球经济来说都将带来压倒性的负面影响。”

抢先了解 TRT Global。分享您的反馈!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