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与MP Materials签署了一份价值5亿美元的协议,用于稀土磁体的供应,此举旨在应对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实施出口限制后可能出现的供应风险。
上周,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宣布支持MP Materials,并成为其最大股东。
这笔交易对美国唯一的稀土矿运营商MP Materials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胜利,其股价因此上涨了20%。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利用紧急权力,推动国内关键矿物的生产,旨在对抗中国在该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本月表示:“稀土材料对先进技术的制造至关重要,这一合作伙伴关系将有助于加强美国国内这些关键材料的供应。”
他还表示:“我们对美国制造业的未来充满期待,并将继续投资于美国人民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智慧。”
然而,即便有了这项高调的协议,中国仍然加工了全球近90%的稀土,而大约三分之二的美国开采的矿物仍需运往中国进行精炼后才能用于苹果等公司的产品中。
中国对该行业的控制还直接延伸到MP Materials,因为中国的盛和资源曾持有该公司约8%的股份。多年来,MP Materials一直将其大部分矿石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如今,美国国防部通过购买价值5亿美元的优先股及认股权证,实际持有MP公司15%的股份。
该公司承诺将不再向中国发送任何材料进行加工。
MP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利廷斯基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满足了一个重要的国家安全需求,同时保持了自由市场的上市公司模式。”
这笔交易标志着美国在重塑关键加工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也引发了一个更广泛的问题:这样的努力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全球稀土行业的格局。
漫长的独立之路
尽管美国官员和行业领导者热衷于将最新的MP Materials协议视为一个转折点,但专家们警告,这只是漫长旅程中的一步。
中国在稀土加工和精炼领域的压倒性优势意味着美国仍面临巨大的结构性障碍。
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杰克·利夫顿表示,基本格局已经超出了大多数西方政策制定者的预期。“真正的全球竞争已经到来。”利夫顿告诉TRT World:“美国人和欧洲人进入这个领域的时间非常晚——太晚了。”
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赶上采矿或开采领域。
根据亨利奇基金会的报告,即使美国的矿产产量增加,大部分矿物仍然会进入中国的精炼厂,然后才能到达美国的工厂。
负责电池联盟执行董事史蒂夫·克里斯滕森对新的投资表示欢迎,但也认识到其局限性。他表示:“扩大开采是好事,我们需要更多的价值链上的投资。MP公司生产的金属将减少我们对中国的依赖。”
然而,挑战远远超出了供应链的范围。
利夫顿指出,现在中东、南美和非洲的国家越来越希望从自己的矿产资源中获得更多经济利益,而不是满足于短期利润。
换句话说,全球关键矿物的格局正在迅速演变,中国准备通过提供其加工技术来换取持续的影响力。
“美国和欧洲公司无法在这一层面上竞争,”利夫顿说。
华盛顿的政策变化试图解决其中的一些差距。
特朗普总统的紧急命令和《海运改革法》是为了让美国的供应链更具韧性。
然而,官员们表示,由于监管和环境影响评估的挑战,即使是美国批准的采矿项目也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投入运营。
“美国从发现到生产的平均时间是全球第二长(29年),”S&P Global的报告写道。
大多数证据表明,即使有更多投资,美国的努力也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达到中国供应网络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正如专家们所讨论的那样,成功需要协调一致的策略、稳定的长期投资,以及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意愿,而不仅仅依赖于国内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