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简称FAZ)报道,最近几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四次试图通过电话联系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但莫迪均未接听。FAZ认为,这一行为反映了莫迪对美国施压印度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愤怒”和“谨慎”。
据报道,这些电话的背景是美印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商品征收了高达50%的关税,作为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惩罚性措施。这是除巴西外,美国对任何国家实施的最高关税。同时,印度加大了对俄罗斯廉价石油的采购,这进一步引发了华盛顿的不满。
FAZ指出,莫迪拒接电话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外交策略,旨在避免陷入特朗普惯用的谈判风格。特朗普此前曾在没有正式协议的情况下,公开宣称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这一事件成为了印度的警示案例。
FAZ援引政治分析家、纽约新学院印度-中国研究所联合主任马克·弗雷泽(Mark Frazier)的观点称,美国的印太战略正面临挑战,因为印度从未打算在对抗中国的问题上完全站在美国一边。
此外,特朗普家族在德里附近的豪华大厦项目引发了批评,而特朗普公开声称为印巴停火“居功”也遭到印度的坚决否认。特朗普在白宫接待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的举动,更被新德里视为一种挑衅。
两位领导人最近一次确认的通话发生在6月17日,当时是应特朗普的请求。此次通话是帕哈尔甘恐袭事件和印度随后展开的“辛杜尔行动”之后的首次对话。莫迪在通话中明确表示,印巴停火并未涉及美国的调解,而是由巴基斯坦主动发起的双边讨论。印度外交部重申,印度绝不会接受第三方在此类问题上的调解。
FAZ还指出,这些事件反映了印度外交政策的更广泛调整。新德里似乎正在多元化其战略伙伴关系,悄然加强与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联系,而不再单纯依赖美国的框架。这一转变与印度即将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的计划相吻合。